北京九州大地生物技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
聯系電話:010-63711800

解決養殖痛點,提供發展思路——2020年生物發酵飼料與健康養殖云論壇紀實(下)
- 分類:新聞資訊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20-09-11 15:08
- 訪問量:
【概要描述】2020年8月18日,由九州大地集團舉辦的2020年生物發酵飼料與健康養殖云論壇在微贊、快手雙平臺直播。通過整理線下7萬多位粉絲的提問,總結出當下養殖戶最關心的養殖難點、痛點,以及需求點。會上,邀請到六位來自不同領域的營養、繁育、防疫專家,就養殖戶提出的熱點問題展開討論,為養殖者提供綜合養殖方案,指明發展方向。?01問題:當前環境下,畜牧行業的趨勢蔡輝益(生物飼料開發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,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研究員):人類社會存在的一天,畜牧行業總會發展,發展是永續的,更加高質量的發展是整個畜牧行業發展的需求和總的趨勢;發展模式方面,產業化的經營、立體化的經營、自動化的養殖,成為新的趨勢;從近幾年的發展來看,集群化、規?;?、自動化的養殖將進一步發展;從發展風險來探討,不同養殖業、包括水產業,在經歷著不同的痛點,但是在幾萬億的市場發展過程當中,蘊藏著機會,全行業的人都會不畏艱險,繼續前行。?劉顯軍(沈陽農業大學教授):總的肉類需求量在8400多萬噸,其中,對豬肉的正常需求是5400多萬噸,在非洲豬瘟發生之前,進口量大概在100-200萬噸,其余為國產,由此可見,豬肉占的比重約為65%,其他是牛羊肉和禽肉。當前處于供應端無法滿足需求端,從市場需求分析,養殖端必然是有效益的。未來,養什么畜種合適呢?從利潤角度來看,豬的利潤是最豐厚的,但是非洲豬瘟很難控制,風險太高。從畜禽結構看,由于反芻動物的轉化效率低于豬,所以價格相對會比豬肉高。挑戰的關鍵在于人,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,哪怕不是專業的,通過細心的學習,也可以逐漸變得專業。?李秋鳳(河北農業大學教授):?當前養殖情況下,最大的挑戰可能是科技。不論養殖何種畜種,養殖技術方面是亟待提升的。以反芻動物為例,現在的養殖偏粗放形式,容易引起疾病,而且飼料的增重效果無法充分發揮。想要得到效益,一是需要發揮最大的增重潛力,二是大體重出欄,需要更多的科學養殖方法納入進來。想要養好,需要有專業的團隊去做。其次,是管理,科學的管理也能幫助克服養殖過程中產生的疾病、酸中毒等問題。第三,是人的突破,隨著機械化水平越來越高,將來畜牧業的發展可能是人才的競爭。?劉月琴(河北農業大學教授):?當前羊養殖,不論是養殖技術、飼料工業,還是疫病預防方面,科技的力量非常薄弱,不論是育肥還是繁殖,存在特別多的問題。對于當前行業中羊養殖的從業人員,部分人員脫離了理論基礎,做出的養殖方案,經常是偏離了問題的本質。尤其直播平臺中,一些所謂“專家”的網紅,造成行業中亂象叢生。?王崗(九州大地集團副總裁、技術總監):九州大地集團是一家“飼料+養殖”的綜合性的集團公司,未來,大型企業的發展將會是向著養殖端發展的;對國內反芻養殖業的快速發展持續看好;奶牛、肉牛、肉羊飼養的精細化程度遠遠不夠,與豬雞養殖相比,大有潛力可挖;對科學養殖技術的普及,尤其是在反芻動物方面,是飼料企業責無旁貸的職責,做好對養殖戶科學養殖技術基礎理論、技能、流程、可落地操作模式的推廣工作,特別像九州大地這樣,有飼料生產及肉牛、奶牛養殖的綜合性集團,會對反芻動物養殖業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。?李建濤(九州大地集團研發總監):?當前情況國際環境變了,美國提出逆全球化發展,農業包括畜牧業,對于美國來講,是戰術手段,對于中國來講,是國家戰略。在美國,農業只要稍微有些技術水平,就可以自給自足,中國不是。首先,我們必須靠自己解決,啟動內需。本次內循環,主要解決的是民生問題,提高農產品供應的質量,給畜牧行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機會。但是我們的供應鏈會出現一定的風險,即糧食的供應,四大主糧中,玉米不夠吃,大豆只能滿足15%的國內需要。對畜牧業來講,機會更多,尤其是對優質畜產品的需求更大,但是風險也會更大。所以需要我們做好自己,強壯自己。?02問題:當下養殖者的挑戰和機遇是什么?蔡輝益(生物飼料開發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,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研究員):?痛點一:我們應該去養什么?在一定程度上,不知道未來的市場需求規律,或是對發展趨勢的把握缺乏更多的信心、更多的依據。痛點二:對于分層級的需求(高中低端產品)滿足尚不清楚,因此,不知道養什么畜種更合適,不知道做什么檔次附加值的產品更合適,以上針對中小企業的養殖者,對于大型養殖企業,他們有更好的市場調研,對未來的趨勢他們有很好的規劃打算。痛點三,市場被重新瓜分,頭部企業所占份額越來越多,使強者愈強,對于一般的養殖企業來講,這樣市場的擠壓,份額的重新分布,是對他們產生的挑戰。痛點四,也是大家當前最關注的,就是生物安全。痛點五:資本有多大。?挑戰與機會并存,需要動態的看問題。對于一個企業來講,根據行業發展大趨勢,根據自己的資本實力,正常發展是沒問題的,因為行業本身依然在持續發展,這就是機會。從細分來講,深加工領域有巨大的發展空間,如果有合適的資本實力,做產業鏈企業,產品直達終端,會有很大的機會。從畜產品品類來講,反芻產品牛羊肉會增加,水產、禽肉會增加,這些都是政府在做一些市場的引導。?劉顯軍(沈陽農業大學教授):?以豬為切入點來說,豬從去年到現在,都屬于暴利階段。豬行業的危機,是對于疾病的控制。但是目前來看,對于非洲豬瘟的控制效果不是非常好,因此豬肉供應量減少,所以需要尋找其他替代品。相對于豬而言,反芻動物、禽類較為易養。因此,豬的危機,為其他畜種的養殖及上下游企業都提供了機會。?李秋鳳(河北農業大學教授):當前行情,養牛就賺錢,導致很多沒有養過牛的人進入了養牛圈。新的養牛人,養牛過程中,沒有科學的養殖流程,沒有疾病防控流程。老的養牛人憑借過去的養殖經驗,不接受新的養殖技術,在當前這種高壓下,過去的養殖方法,現在已經不賺錢了。對于專業的養牛人,今年是巨大的機會,出欄牛少,走私牛少,進口的冷凍牛肉由于來自疫情國家,也減少了,今年的牛肉供應量肯定是趨緊的。所以,養牛賺錢不是百分之百的,只有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,才適合。非專業養牛人士,可以和相關企業合作,獲得專業的服務,做到專業養殖。?劉月琴(河北農業大學教授):當前市場,國內對羊肉的需求量逐漸上升,對于肉羊養殖者是一個很好的機遇。其次,由于疫情,進口量和走私量都在壓縮,也給國內的肉羊養殖者很好的發展機會。在快速擴張的時候,也充滿了各種的挑戰。對于繁殖,規模過大,資金投入大,如果斷奶成活率提高不上去,即使是行情好,資金回流也是充滿質疑。適度規模,保證資金安全,生產安全,才能夠在機會與風險并存的市場中很好的發展。對于育肥,需要控制好死淘率,以當前行情看,死淘率控制在5%以下,尚有利潤空間,如果市場價格再降,便很難盈利了。同時,也給了有專業技術的大企業一些機遇。大的牧場開展公司加農戶的形式,實行風險共擔,利潤共享,雙方受益。對于大型企業來說,應該去探索一種模式,引進共擔的合作機制,讓行業里的人都能夠掙到錢,我們這個行業才能健康持續發展下去。?王崗(九州大地集團副總裁、技術總監):?關于機遇,因為現在奶牛肉牛肉羊行情都非常好,一定是好的機遇。挑戰方面,第一,市場中常見的高精料維持高產量,但影響了牛羊的健康,進而影響了畜產品的品質,是目前養殖者面臨的主要的挑戰。究其原因,從精準營養方面講,因為中小型的牧場,缺乏營養的人員,配方服務和營養服務基本上是飼料廠家提供,然而,飼料廠家所謂的精準營養和養殖場現場的精準營養不對等,是在營養方面面臨的挑戰和機遇。第二,對于養殖場,如果能把握自己的營養范圍或者標準,你應該從粗飼料,比如地產粗飼料的使用來綜合的考慮。第三,對于營養和保健理念的接受,對新的飼料品種,生物發酵飼料的使用理解和接受,可能也是養殖場最大的機遇。最后,是技術和實踐的相結合,希望科研院所、飼料企業和養殖企業,把接地氣的可利用的技術,甚至產品能夠聯合起來,能落地,對我們中國的反芻動物的養殖做出巨大貢獻。?李建濤(九州大地集團研發總監):廣大養殖戶是拿真金白銀來養殖,也就是說,要靠自己的經營管理來賺錢,那么要注意三點,第一,在規模上,不要盲目,要量力而行,因為農業尤其是畜牧業,是需要計劃經濟的行業,而現在完全靠市場,有時市場的反饋是延后的,大家需要居安思危,我認為養豬好的行情最晚持續到明年的年底,當然牛羊持續的時間會更長。不要盲目的去擴大,不要隨波逐流,做好規劃。第二,在技術上,不要保守,要敢嘗試,如肉牛肉羊的全發酵TMR,一定是很有前途的、待嘗試的、顛覆性的飼喂方式。第三,在投入上,不要吝嗇,當我們掙錢的時候,不要總想著給自己換房換車,要把豬圈,牛棚,要進行一些基礎設施的改造,無論規模有多大,自動化的設備和一些生物技術和養殖的飼喂系統,將來一定會換來更大的效益。??03問題:如何做到高效健康養殖,并給出綜合方案?蔡輝益(生物飼料開發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,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研究員):要做到高效養殖、健康養殖,良好的飼養環境不用說了,這是解決生物安全保持可持續發展的根本?,F在所關注的就是飼料投入品方面,可以說未來五年,關于健康養殖,第一,精準營養是每一個企業,每一個研究人員,每一個技術總監都必須要做到事情。第二,禁抗,過去幾年和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,生物飼料是能夠滿足環境保護,替抗減抗乃至無抗的重要方式,也是解決畜產品風味、產品品質提升的重要渠道,在這個方面可以說潛力巨大。當然九州大地在這方面,這幾年,取得了顯著的成效。證明了在發酵飼料的研制應用方面潛力還相當大,這也是我們整個飼料產業,內部供給側改革的重要突破。再有一點,除了生物發酵飼料、健康養殖,我們談到了很多關于如何真正從動物本身提高免疫力。至于綜合方案,第一,好的飼養環境,減少或避免傳染;第二,好的精準營養措施;第三,生物發酵飼料是目前達到好的營養、好的飼喂模式、飼喂方式變革的重要載體。飼養方式問題,在目前因為生物飼料的發展,帶來了從顆粒飼料到液態飼料的轉變,所以事實上液態飼喂也在國內開始興起。在對于飼料效益的提升,在對于未來地緣性飼料,農副產物大量的使用,甚至蛋白質資源的更多高效使用等,都是具有重要的探索途徑。這些可能都會帶來對養殖業和飼料加工業大的變革,也是為來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。?劉顯軍(沈陽農業大學教授):?我覺得健康養殖一句話三方面,優良的品種,良好的畜舍,良好的方法。品種以養豬為例,如果有一個高消費的群體,可以養地方黑豬。良好的畜舍需要高投入。良好的方法,兩方面,一個是做好疫病防控,二是做好營養。目前來看,營養,未來的一段時期,發酵飼料是個方向,對于養豬來講主要是在用于后備母豬和妊娠豬。?李秋鳳(河北農業大學教授):?良種肯定是每一個畜種都有的,肉牛方面,因為它需要很多的粗飼料,所以粗飼料必須要本地化;管理要智慧化,現在盡量減少用人,提高一些機械的使用水平;糞污要無害化;生產要規范化。?劉月琴(河北農業大學教授):?要提高肉羊的養殖效益從三個方面:一是品種怎么利用,慢慢走出適合羊的這種三元雜交,或者在二元的基礎上走三元雜交的優良種利用的模式;二是精準養殖,無論是繁殖還是育肥,現在還談不上精準,因為品種的五花八門造就了飼養管理的不科學,飼料營養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。三是環境,無抗養殖。未來的路還要從這三個方面入手,提高養殖效益。?王崗(九州大地集團副總裁、技術總監):?高效健康養殖,首先是健康,然后是高效,九州大地的理念,精補料加大地肽寶,就是營養加保健的觀念,只有保證牛群羊群健康了,才可以提高它的生產性能,達到提質增效的目的。?李建濤(九州大地集團研發總監):?兩句話,對肉牛來講第一盡量讓它舒服,這個是環境,第二個要喂它全發酵TMR飼糧。?以上文稿,根據現場錄音整理,未經專家審查,如有出入,以專家本人觀點為準
解決養殖痛點,提供發展思路——2020年生物發酵飼料與健康養殖云論壇紀實(下)
【概要描述】2020年8月18日,由九州大地集團舉辦的2020年生物發酵飼料與健康養殖云論壇在微贊、快手雙平臺直播。通過整理線下7萬多位粉絲的提問,總結出當下養殖戶最關心的養殖難點、痛點,以及需求點。會上,邀請到六位來自不同領域的營養、繁育、防疫專家,就養殖戶提出的熱點問題展開討論,為養殖者提供綜合養殖方案,指明發展方向。?01問題:當前環境下,畜牧行業的趨勢蔡輝益(生物飼料開發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,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研究員):人類社會存在的一天,畜牧行業總會發展,發展是永續的,更加高質量的發展是整個畜牧行業發展的需求和總的趨勢;發展模式方面,產業化的經營、立體化的經營、自動化的養殖,成為新的趨勢;從近幾年的發展來看,集群化、規?;?、自動化的養殖將進一步發展;從發展風險來探討,不同養殖業、包括水產業,在經歷著不同的痛點,但是在幾萬億的市場發展過程當中,蘊藏著機會,全行業的人都會不畏艱險,繼續前行。?劉顯軍(沈陽農業大學教授):總的肉類需求量在8400多萬噸,其中,對豬肉的正常需求是5400多萬噸,在非洲豬瘟發生之前,進口量大概在100-200萬噸,其余為國產,由此可見,豬肉占的比重約為65%,其他是牛羊肉和禽肉。當前處于供應端無法滿足需求端,從市場需求分析,養殖端必然是有效益的。未來,養什么畜種合適呢?從利潤角度來看,豬的利潤是最豐厚的,但是非洲豬瘟很難控制,風險太高。從畜禽結構看,由于反芻動物的轉化效率低于豬,所以價格相對會比豬肉高。挑戰的關鍵在于人,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,哪怕不是專業的,通過細心的學習,也可以逐漸變得專業。?李秋鳳(河北農業大學教授):?當前養殖情況下,最大的挑戰可能是科技。不論養殖何種畜種,養殖技術方面是亟待提升的。以反芻動物為例,現在的養殖偏粗放形式,容易引起疾病,而且飼料的增重效果無法充分發揮。想要得到效益,一是需要發揮最大的增重潛力,二是大體重出欄,需要更多的科學養殖方法納入進來。想要養好,需要有專業的團隊去做。其次,是管理,科學的管理也能幫助克服養殖過程中產生的疾病、酸中毒等問題。第三,是人的突破,隨著機械化水平越來越高,將來畜牧業的發展可能是人才的競爭。?劉月琴(河北農業大學教授):?當前羊養殖,不論是養殖技術、飼料工業,還是疫病預防方面,科技的力量非常薄弱,不論是育肥還是繁殖,存在特別多的問題。對于當前行業中羊養殖的從業人員,部分人員脫離了理論基礎,做出的養殖方案,經常是偏離了問題的本質。尤其直播平臺中,一些所謂“專家”的網紅,造成行業中亂象叢生。?王崗(九州大地集團副總裁、技術總監):九州大地集團是一家“飼料+養殖”的綜合性的集團公司,未來,大型企業的發展將會是向著養殖端發展的;對國內反芻養殖業的快速發展持續看好;奶牛、肉牛、肉羊飼養的精細化程度遠遠不夠,與豬雞養殖相比,大有潛力可挖;對科學養殖技術的普及,尤其是在反芻動物方面,是飼料企業責無旁貸的職責,做好對養殖戶科學養殖技術基礎理論、技能、流程、可落地操作模式的推廣工作,特別像九州大地這樣,有飼料生產及肉牛、奶牛養殖的綜合性集團,會對反芻動物養殖業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。?李建濤(九州大地集團研發總監):?當前情況國際環境變了,美國提出逆全球化發展,農業包括畜牧業,對于美國來講,是戰術手段,對于中國來講,是國家戰略。在美國,農業只要稍微有些技術水平,就可以自給自足,中國不是。首先,我們必須靠自己解決,啟動內需。本次內循環,主要解決的是民生問題,提高農產品供應的質量,給畜牧行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機會。但是我們的供應鏈會出現一定的風險,即糧食的供應,四大主糧中,玉米不夠吃,大豆只能滿足15%的國內需要。對畜牧業來講,機會更多,尤其是對優質畜產品的需求更大,但是風險也會更大。所以需要我們做好自己,強壯自己。?02問題:當下養殖者的挑戰和機遇是什么?蔡輝益(生物飼料開發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,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研究員):?痛點一:我們應該去養什么?在一定程度上,不知道未來的市場需求規律,或是對發展趨勢的把握缺乏更多的信心、更多的依據。痛點二:對于分層級的需求(高中低端產品)滿足尚不清楚,因此,不知道養什么畜種更合適,不知道做什么檔次附加值的產品更合適,以上針對中小企業的養殖者,對于大型養殖企業,他們有更好的市場調研,對未來的趨勢他們有很好的規劃打算。痛點三,市場被重新瓜分,頭部企業所占份額越來越多,使強者愈強,對于一般的養殖企業來講,這樣市場的擠壓,份額的重新分布,是對他們產生的挑戰。痛點四,也是大家當前最關注的,就是生物安全。痛點五:資本有多大。?挑戰與機會并存,需要動態的看問題。對于一個企業來講,根據行業發展大趨勢,根據自己的資本實力,正常發展是沒問題的,因為行業本身依然在持續發展,這就是機會。從細分來講,深加工領域有巨大的發展空間,如果有合適的資本實力,做產業鏈企業,產品直達終端,會有很大的機會。從畜產品品類來講,反芻產品牛羊肉會增加,水產、禽肉會增加,這些都是政府在做一些市場的引導。?劉顯軍(沈陽農業大學教授):?以豬為切入點來說,豬從去年到現在,都屬于暴利階段。豬行業的危機,是對于疾病的控制。但是目前來看,對于非洲豬瘟的控制效果不是非常好,因此豬肉供應量減少,所以需要尋找其他替代品。相對于豬而言,反芻動物、禽類較為易養。因此,豬的危機,為其他畜種的養殖及上下游企業都提供了機會。?李秋鳳(河北農業大學教授):當前行情,養牛就賺錢,導致很多沒有養過牛的人進入了養牛圈。新的養牛人,養牛過程中,沒有科學的養殖流程,沒有疾病防控流程。老的養牛人憑借過去的養殖經驗,不接受新的養殖技術,在當前這種高壓下,過去的養殖方法,現在已經不賺錢了。對于專業的養牛人,今年是巨大的機會,出欄牛少,走私牛少,進口的冷凍牛肉由于來自疫情國家,也減少了,今年的牛肉供應量肯定是趨緊的。所以,養牛賺錢不是百分之百的,只有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,才適合。非專業養牛人士,可以和相關企業合作,獲得專業的服務,做到專業養殖。?劉月琴(河北農業大學教授):當前市場,國內對羊肉的需求量逐漸上升,對于肉羊養殖者是一個很好的機遇。其次,由于疫情,進口量和走私量都在壓縮,也給國內的肉羊養殖者很好的發展機會。在快速擴張的時候,也充滿了各種的挑戰。對于繁殖,規模過大,資金投入大,如果斷奶成活率提高不上去,即使是行情好,資金回流也是充滿質疑。適度規模,保證資金安全,生產安全,才能夠在機會與風險并存的市場中很好的發展。對于育肥,需要控制好死淘率,以當前行情看,死淘率控制在5%以下,尚有利潤空間,如果市場價格再降,便很難盈利了。同時,也給了有專業技術的大企業一些機遇。大的牧場開展公司加農戶的形式,實行風險共擔,利潤共享,雙方受益。對于大型企業來說,應該去探索一種模式,引進共擔的合作機制,讓行業里的人都能夠掙到錢,我們這個行業才能健康持續發展下去。?王崗(九州大地集團副總裁、技術總監):?關于機遇,因為現在奶牛肉牛肉羊行情都非常好,一定是好的機遇。挑戰方面,第一,市場中常見的高精料維持高產量,但影響了牛羊的健康,進而影響了畜產品的品質,是目前養殖者面臨的主要的挑戰。究其原因,從精準營養方面講,因為中小型的牧場,缺乏營養的人員,配方服務和營養服務基本上是飼料廠家提供,然而,飼料廠家所謂的精準營養和養殖場現場的精準營養不對等,是在營養方面面臨的挑戰和機遇。第二,對于養殖場,如果能把握自己的營養范圍或者標準,你應該從粗飼料,比如地產粗飼料的使用來綜合的考慮。第三,對于營養和保健理念的接受,對新的飼料品種,生物發酵飼料的使用理解和接受,可能也是養殖場最大的機遇。最后,是技術和實踐的相結合,希望科研院所、飼料企業和養殖企業,把接地氣的可利用的技術,甚至產品能夠聯合起來,能落地,對我們中國的反芻動物的養殖做出巨大貢獻。?李建濤(九州大地集團研發總監):廣大養殖戶是拿真金白銀來養殖,也就是說,要靠自己的經營管理來賺錢,那么要注意三點,第一,在規模上,不要盲目,要量力而行,因為農業尤其是畜牧業,是需要計劃經濟的行業,而現在完全靠市場,有時市場的反饋是延后的,大家需要居安思危,我認為養豬好的行情最晚持續到明年的年底,當然牛羊持續的時間會更長。不要盲目的去擴大,不要隨波逐流,做好規劃。第二,在技術上,不要保守,要敢嘗試,如肉牛肉羊的全發酵TMR,一定是很有前途的、待嘗試的、顛覆性的飼喂方式。第三,在投入上,不要吝嗇,當我們掙錢的時候,不要總想著給自己換房換車,要把豬圈,牛棚,要進行一些基礎設施的改造,無論規模有多大,自動化的設備和一些生物技術和養殖的飼喂系統,將來一定會換來更大的效益。??03問題:如何做到高效健康養殖,并給出綜合方案?蔡輝益(生物飼料開發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,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研究員):要做到高效養殖、健康養殖,良好的飼養環境不用說了,這是解決生物安全保持可持續發展的根本?,F在所關注的就是飼料投入品方面,可以說未來五年,關于健康養殖,第一,精準營養是每一個企業,每一個研究人員,每一個技術總監都必須要做到事情。第二,禁抗,過去幾年和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,生物飼料是能夠滿足環境保護,替抗減抗乃至無抗的重要方式,也是解決畜產品風味、產品品質提升的重要渠道,在這個方面可以說潛力巨大。當然九州大地在這方面,這幾年,取得了顯著的成效。證明了在發酵飼料的研制應用方面潛力還相當大,這也是我們整個飼料產業,內部供給側改革的重要突破。再有一點,除了生物發酵飼料、健康養殖,我們談到了很多關于如何真正從動物本身提高免疫力。至于綜合方案,第一,好的飼養環境,減少或避免傳染;第二,好的精準營養措施;第三,生物發酵飼料是目前達到好的營養、好的飼喂模式、飼喂方式變革的重要載體。飼養方式問題,在目前因為生物飼料的發展,帶來了從顆粒飼料到液態飼料的轉變,所以事實上液態飼喂也在國內開始興起。在對于飼料效益的提升,在對于未來地緣性飼料,農副產物大量的使用,甚至蛋白質資源的更多高效使用等,都是具有重要的探索途徑。這些可能都會帶來對養殖業和飼料加工業大的變革,也是為來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。?劉顯軍(沈陽農業大學教授):?我覺得健康養殖一句話三方面,優良的品種,良好的畜舍,良好的方法。品種以養豬為例,如果有一個高消費的群體,可以養地方黑豬。良好的畜舍需要高投入。良好的方法,兩方面,一個是做好疫病防控,二是做好營養。目前來看,營養,未來的一段時期,發酵飼料是個方向,對于養豬來講主要是在用于后備母豬和妊娠豬。?李秋鳳(河北農業大學教授):?良種肯定是每一個畜種都有的,肉牛方面,因為它需要很多的粗飼料,所以粗飼料必須要本地化;管理要智慧化,現在盡量減少用人,提高一些機械的使用水平;糞污要無害化;生產要規范化。?劉月琴(河北農業大學教授):?要提高肉羊的養殖效益從三個方面:一是品種怎么利用,慢慢走出適合羊的這種三元雜交,或者在二元的基礎上走三元雜交的優良種利用的模式;二是精準養殖,無論是繁殖還是育肥,現在還談不上精準,因為品種的五花八門造就了飼養管理的不科學,飼料營養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。三是環境,無抗養殖。未來的路還要從這三個方面入手,提高養殖效益。?王崗(九州大地集團副總裁、技術總監):?高效健康養殖,首先是健康,然后是高效,九州大地的理念,精補料加大地肽寶,就是營養加保健的觀念,只有保證牛群羊群健康了,才可以提高它的生產性能,達到提質增效的目的。?李建濤(九州大地集團研發總監):?兩句話,對肉牛來講第一盡量讓它舒服,這個是環境,第二個要喂它全發酵TMR飼糧。?以上文稿,根據現場錄音整理,未經專家審查,如有出入,以專家本人觀點為準
- 分類:新聞資訊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20-09-11 15:08
- 訪問量:







相關資訊
北京九州大地生物技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公司”)創建于1995年5月,2008年10月28日掛牌新三板(股票代碼:430034),是一家以飼料研產銷、牛產業鏈為主體的農牧業集團公司。多年來,集團致力于飼料產品的研發與創新,擁有200多項發明專利和實用創新型專利*,通過質量體系ISO9001和食品安全管理體系HACCP認證,被評為“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”“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”“全國飼料行業百強企業”“北京市重點扶持的涉農上市企業”等。
版權所有:北京九州大地生物技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11779號-2 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 北京